论文/出版物

地质博物馆公众分析及对实现科普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作者:北京自然博物馆  作者:刘浩 发布时间:2007-9-24 阅读次数:


摘  要
:本文从对博物馆公众的简释入手,简要分析了地质公园公众和地质博物馆公众的构成及特点,提出地质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功能的中坚力量是地质博物馆公众,应当有目的的去发展、培养地质博物馆公众。同时,就目前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状况发表了个人看法,并针对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公众;科普教育

  地质公园建设的宗旨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学知识,并结合地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建园宗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以地学知识为主题内容的地质博物馆(这里所称的地质博物馆并非综合类型的地质博物馆,而是地质公园内的以地质遗迹为背景的博物馆。或许称“地质公园博物馆”更确切),运用其科普教育功能及手段,达到普及地学知识,宣传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

  目前,我国已建的地质公园中大多修建了与之配套的地质博物馆,并整合出以自己地质遗迹特点为内容的相关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展出能力,在进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博物馆作为地质公园普及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其自身具有的特点、教育功能、展出活动手段以及发展都是与公众的参与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没有公众地质博物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开展科普教育了。正确认识博物馆公众(无论是社会科学类型的博物馆,还是自然科学类型的博物馆,无论是大型的综合的博物馆,还是专业类型的、小型的博物馆)则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教育功能。下面简要谈谈对地质博物馆公众构成的认识,以及实现地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1  博物馆公众,地质公园公众,地质博物馆公众
1.1 什么是博物馆公众?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众”一词的解释是,“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公共关系,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由此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关注博物馆的人都是博物馆的公众,或者说所谓博物馆公众,就是关注博物馆的人的集合体。博物馆公众与博物馆组织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有直接关系。作为博物馆的组织来说,要相对准确地划定自己的公众对象,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存在,活动范围和借助媒体的影响范围,正在或将会对什么地方的哪些人、群体、团体产生作用,并且需要得到哪些个人、群体、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博物馆公众是博物馆公共关系的客体,他们一定是受到某种影响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而成为博物馆公众的,他们的构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广泛性、可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2  地质公园公众分析
  地质公园公众即旅游者主要由社会公众组成,最突出的特点是极具广泛性和多样性。广泛性: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国家,有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有男人、有女人,不管他们是什么层次、什么地位、做什么工作或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来到地质公园便成为地质公园的公众。多样性:地质公园的公众是由不同的个人或群体或组织构成的(如旅行团、单位、家庭、班级同学、个人等),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众彼此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地质公园尽管在建设时以科学公园的形式出现,赋予公园科学旅游、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等各项功能,但在广大游客的心目中,地质公园同许许多多的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是一样的,是自然风景游览地。多数公众到地质公园的目的只有一个——旅游。因此,地质公园公众与博物馆公众又有明显的不同。博物馆公众大多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对于某些知识的渴求使他们成为一些博物馆的忠实公众。

1.3  地质博物馆公众构成
  地质博物馆作为地质公园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展示平台,集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模型展览、影视播放、标本观赏以及工作人员现场解说等手段向游客介绍地质公园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普及地学知识,宣传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因而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中心和游客向往的公园亮点。

  地质博物馆与其它传统的文化类型的博物馆或综合类型的科学博物馆在教育功能上是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地质博物馆的公众较传统博物馆更为广泛,因为凡是来到地质公园的公众都可能成为地质博物馆的公众。实际上地质博物馆的公众构成较复杂,他们中既包含有地质公园公众,也包含了博物馆公众。地质公园公众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地质博物馆的公众,因为他们当中只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仅仅是出于路过而走进博物馆的,有的则是在导游的引导下而走到了博物馆。例如,我在云台山曾有意识地对那里的博物馆公众做过观察(两小时时限内),发现除导游带领游客进入博物馆参观外,其他的游客(包括一些单位组织的团队、学生小团体、家庭、零散游客)主动进入博物馆的在整个地质公园公众中所占比例较少。说明虽然地质公园公众很多,但多数人并不一定能成为博物馆的公众。由于进入博物馆的公众目的多样,随意性很强,因而从博物馆中获得的知识也大相径庭。真正愿意进入博物馆的则是那些博物馆公众(这部分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不仅限于文化类型或科学类型的博物馆),他们来自地质公园公众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有些则是针对获取某些方面的知识而来,这就构成了地质博物馆公众的主体。这个主体是地质博物馆,甚至是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主要对象。没有这部分公众的参与,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只能停留在形式和口头上。

地质博物馆公众构成
社会公众→地质公园公众  目的:旅游,获得知识很少,感官上的满足
                 →地质博物馆公众
                        →组成1:地质公园公众中由导游带领或路过者。无目的,随意性强,
                                        获得知识零散,但对旅游过程有启发。感官、精神上得到
                                        一定满足
                        →组成2:地质公园公众中的博物馆公众。获取知识与旅游同等重要,
                                        主动进入博物馆,习惯由获得的知识指导旅游,收获全面,
                                        精神上、感官上都得到很好的满足
                        →组成3:博物馆公众。为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有针对性准备而来,旅
                                        游不是目的。通过知识总结和实地考察,获得较全面的知
                                        识,精神满足第一位

2 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现状简析
2.1博物馆基本功能简释
  博物馆从近代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对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项基本功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博物馆的发展,无论是以社会科学为主题内容的博物馆,还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内容的博物馆从“申报”工作开始,到政策制定,以及具体工作运行中的协调、管理等都离不开对传统博物馆经验的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在建馆的初期,各项工作借用博物馆成熟的经验,是明智之举。目前已建的地质博物馆大多也借鉴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

2.2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现状分析
  多数地质公园实施科普教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地质遗迹实地景观处的展示说明牌和导游的解说;二是以建在地质公园内的地质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的展示平台;三是向公众提供宣传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图书、画册、音像制品等。其中地质博物馆是作为主要方面来体现的。地质博物馆集合了地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把深奥的地球科学知识整合编辑为浅显易懂的科普知识,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模型展览、影视播放、标本观赏等手段将知识介绍给公众,从而达到普及地学知识、宣传保护地质自然资源、开展地质科学旅游的目的。地质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的功能显而易见。

  地质博物馆一般规模很小,多数博物馆的三项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建设也不完善,展出手段、条件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有较大差距,科普教育功能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直接的表现是地质博物馆成为了摆设,它的教育功能流于形式,日常与公众的公共关系没有主动性,更没有独创性,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从体制上看,地质博物馆大多是地质公园的一个部门,权限、功能则要同地质公园整体经济发展相一致等。地质公园是科学公园,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实习和教学基地,成为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基地,成为广大公众,尤其是博物馆公众和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兴趣的殿堂。我们认为,旅游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从科学普及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往往流于形式的教育。地质公园开展科学普及的优势在公园地质博物馆,以博物馆为龙头充分发挥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实际的效果会更好。其实,这也是申报地质公园时必须建设相应的地质博物馆的意义之一。

3  实现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3.1理念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有自身特色。
  “当今在全球文化交往和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特别是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为博物馆进行跨地区、跨国界、跨领域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有价值的资源,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一种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

  “每个人都应能够运用科学信息对日常遇到的事情做出选择。每个人都必须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对自然世界理解和学习所带来的激情和自我满足。”——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

  这个标准提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素养。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领域科学素养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人们面对越来越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概念时,科学素养决定了对其问题做出的选择和判断。科学素养是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几个科学教育层次实现的。

  地质博物馆在构建其科普教育功能过程中,首先在创建理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展示的知识体系、物质形态、形式手段才能有新意,才能成为地质公园内的一个集科普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地球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科普宣传中心。实现的手段应从自身特点出发,突出重点功能,传统博物馆三项基本功能在地质博物馆建设中不应成为唯一的模式。科普教育理念创新应体现“让公众在参与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重新组合。就是说,创新更应该侧重科学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实现其创新,关键在于公园管理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思想理念的提高和主动性。

3.2知识视野互补和相互激荡。
  在当代,由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所导致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博物馆的性质、特征发生了新变化,博物馆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也出现新的特点。科普教育内容也呈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属性和特点。地质博物馆是以地质遗迹为背景,集合相关的地学知识作为科普教育内容的,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离不开自然环境,其科学知识范畴不仅涉及到地球科学,还与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古气候学、地理科学等密切关联,甚至包括人文科学、历史科学、宗教、民族、社会等有关学科。科学普及的知识内容应整合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体系内容。要知道,往往博物馆公众对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公众的广泛性也决定了对知识范围需求扩大,决定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要相互贯通,才能满足不同公众对知识的追求。实现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整合,视野的互补和相互激荡。

3.3构建以博物馆公众为主体的科普教育体系。
  比较而言,传统博物馆对知识的普及是通过展柜陈列的标本、图片和说明以及模型演示来实现的。而现代的科学教育则要求博物馆在科学教育展览时“有明确的教育目标,鼓励集体或个人协作,通过亲身参与、探究去认知物质及客观现象。”

  科学博物馆在科普教育工作中更要体现出有目标和有目的的教育。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的目标目前是地质公园的公众,这一公众群体尽管拥有一定的数量,但从科普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相比于地质公园的经济效益要差很多。需要指出的是,“地质公园经营过程中有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兑现其保护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承诺,而不是唯利是图,仅仅追求实现经营者的利润最大化。”兑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承诺要真正表现在科普教育所获得的社会效益方面。把科普教育做好、做深、做活关键取决地质公园管理者如何看待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如何确定其科普工作发展,如果仅仅作为公园的一个场所,甚至只是为申报地质公园不得以而为之的话,地质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科普教育的功能以及今后的发展则要大打折扣了。需要公园赋予博物馆实施科普教育过程中更多的自主权利,就是某种不以经济利益为主,而以社会效益为主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权利。任何一个地质公园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很难,这与当前地质公园的机构设置、经营理念、各部门工作权限等有关,致使多数地质博物馆教育功能停留在被动状态。我们认为地质博物馆要真正成为公园中的科普教育基地,除需必要的工作自主权外,教育的目标立足点应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一是以临近的学校作为目标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科普活动(这些活动应当是非盈利性的),如科普讲座、科学夏令营等,去有意识发觉、培养博物馆公众,使他们成为地质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要知道,学校之间的信息传播之快往往是组织者始料不及的。

  另一方面,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教育观念更新关系到科普教育形式、手段的创新和教育功能的体现。现代科学观和科学教育观强调知识本身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建立科学方法的工具和手段,现代教育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博物馆工作人员实际上在充当着教师的角色,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教育的意识。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能只做讲解员、导游,他们应当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育新理念的科普教育工作者。

3.4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互动体系。
  “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从2001~2010的10年时间内,我国将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310处,并力争使5~8处纳入世界地质遗产名录。预期2010年后,我国将会建成包括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县市级地质公园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地质公园体系。”按照规划到时,全国以地质遗迹为背景的,以地学知识为主题内容的地质博物馆将增至数百个,尽管其规模都很小,各项基本功能建设和发展与传统博物馆有天壤之别,但作为博物馆存在,它们是科学类型博物馆的组成部分,是有着自身特点的一个科普教育群体,数量决定了它的科普教育面的规模。虽然科普教育过程中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完整的教案,更没有学分考量,但不等于没有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建议: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是否考虑建立以各地质公园博物馆为网络的地质公园科普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检验、指导、促进地质博物馆科普工作与交流,发展完善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功能,使“科学公园”这一名称更加名副其实。

4  总

  地质公园实施科普教育主要依托于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公众则成为其实现科普教育的主要对象,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这个公众群体;地质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对提升地质公园自身科学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给予博物馆实施科普教育过程中应有的权利,有助于实现博物馆科普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科学普及教育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复杂劳动,对从事科普教育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没有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就不会有巨大的内在动力的支持,去创造性地完成博物馆赋予的科普教育工作,也就无法实现博物馆自身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科普教育评价体系,将完善地质公园建设制度,促进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