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版物

关于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形成年代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7-11-5 阅读次数:

郝艳红李 娟吴成基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综合分析确定了C14测年方法和取样方式,翠华山实地取样后,通过C14测样试验证明: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是由多次崩塌活动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期,一期形成的是水湫池堰塞坝,大约在公元前11000年~前10920年;二期崩塌山崩主景区崩塌形成于公元前370~前310年稍后一些;三期崩塌前导景区崩塌主要是公元60~100年。而地震是几次崩塌发生的直接诱因。

关键词: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年代测定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为西安市长安区著名的风景旅游地,其主体景观是山崩地质遗迹,主要由水湫池(天池)山崩、甘湫池山崩及大坪山崩三部分组成。山崩地貌总面积约5.2km2,山崩堆积达3×108m3。究其前人研究成果,对翠华山山崩形成于距今两、三千年的推测只是定性分析,如苏惠敏等人曾从史料分析翠华山水湫池的附近的山崩年代[1],但究竟如何还需作进一步的定量测定。介于西安翠华山2006年要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分会年会;国土资源部姜建军司长和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副会长对于翠华山地质遗迹的时代研究也一直很关注,早在翠华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之初,评委们就对山崩未能断代提有建议,及至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此一问题仍未有进展,使得山崩研究的科学性显得不足,成为申报未成功的原因之一。为此,拟定山崩断代定量研究计划。取样建立在形成三期崩塌的基础上,目的是测出三次崩塌发生的时间,使得人们对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有更科学的认识。

1 取样及取样方法、测年方法的选定

  在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教授推荐下,该所凌小惠教授、田国强教授于2005年12月16日,被请至翠华山选定取样及取样方法。经过实地调查与讨论研究后,在C14测年法、热释光和光释光方法这三种方法中,根据各方法本身的特点及样本的区域条件综合分析选定C14测年法作为本次试验的测年方法[2]。根据C14测年法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测崩石底部的土状沉积物年代和测堰塞坝上的泥石流沉积物形成年代两种方法,取样品12份。在崩塌发生时,在两崩石夹缝中可能会保存山崩发生前崩石上的土,表示山崩发生前的时间;另取与地面接触面较大,与地面压得较实的崩石的底部中心部位最表层上的细泥沙,代表崩塌当时、之后或之前泥沙沉积状况。崩塌发生以后,高于周围地带的崩石上会接受沉积,紧贴崩石的土状沉积物的年龄表示山崩发生后的时间,通过以上根据测主景区、 天池坝体底部(十八盘前端)崩石底部、上部紧贴其表面或夹缝中的土状沉积物年代。

2 样品质量分析

  我们通过两次再邀专家实地调查,察看地形,选取了十几处取样地点。将所取土样送至中国地球与环境研究所。精选出四个样品(包括三种类型) ,在此对其中三个样品(包含了三种类型)做分析。做最后的测定。经讨论确定样品如下:(图1,2)

  注:C1取样剖面图:样本C1取于岩石夹缝土层(两崩石夹缝中保存有山崩前崩石上的土)。
    C6取样剖面图:样本C6取于崩塌岩石表层土层中(岩层上1~5mm)。
    C11取样剖面图:样本取于紧贴于崩塌坡积物下层、基岩上部的的原始土壤层中。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实验报告单(后附)(实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

3.2分 析

  所选样品在主景区(天池坝体后(南),十八盘后,C1),十八盘上(C6)以及天池坝体底部(C11,C9)三个位置。实验结果分析如下(表2)。

  实验结果显示土样C1年龄介于公元前370~前310年间,也就是距今2260~2320年,处于我国战国时期(前476年-前221年),周安王四年-周显王8年。史记记载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陕西咸阳东北(北纬34.4度,东经108.8度)发生烈度VII,震级5.5地震。秦(都咸阳,今咸阳市东北)地动,坏城。秦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都咸阳,今咸阳市东北) 地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十七年)秦(都成阳,今成阳市东北)地动[5]。这些地震发生时间和这一土样年龄十分接近山崩发生的时间比较接近,地震时间和主景区崩塌时间可基本吻合。

  实验结果显示土样C6年龄介于公元前11000年~前10920年(距今11870~11950年)。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说明堰塞坝体坡积物中的山崩发生于史前,年代要比主景区崩塌早得多,此一期崩塌和主景区崩塌(我们所说的一期崩塌)不属同一时期。中国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地震是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8],所以在史料方面无法对其成因进行确切的考证。

  实验结果显示土样C11年龄介于公元60~100年(距今1850~1890年),在我国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汉章帝7年-汉献帝刘协29年。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频率明显增多,共有68次(《汉书》和《后汉书》)。其中西汉(含新莽天凤三年)17次;东汉51次。从地震发生的区域范围来看,绝大多数是在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在68次地震中,其中京师地区就达42次。所以在这一多地震时期发生山崩的可能性很大。

4 结论和讨论

  本次对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的年代测量从选取样本及可行性论证都征求了多名专家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测量试验是在我国地质年代测量的权威部门进行,测量结果可信度高,可以真实的说明翠华山山崩的年代。

  近二十年来,出版的论著对景观成因的看法比较一致,几乎都认为是地震引起的山崩堆积堵塞河谷集水成湖,而对山崩事件发生的时间则说法不一,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山崩是由周幽王(780BC,距今2786年)时一次地震引发,另一种认为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AD,距今1256~1306年),其中以唐玄宗天宝年间地震山崩意见居多,我们的实验结果中没有出现和这两个时期地震相对应的崩塌情况,实验数据可将其完全否定。无论是天宝年间还是周幽王二年的推测,将崩塌归结于一次地震形成的定论都没有科学根据。四个土样试验结果数据显示翠华山的大规模山崩不是一次形成,可分为三期崩塌,崩塌中最早期的一期崩塌时间在距今11870~11950年,这个时间要比主景区及堰塞坝体底部的崩塌早得多;二期崩塌(山崩主景区崩塌)形成于公元前370~前310年间,也就是距今2260~2320年稍后一些;三期崩塌前导景区崩塌主要是公元60~100年(距今1850~1890年)。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和史料记载证明,山崩是多次复杂原因的活动结果,其中地震可能是其中主要的诱因。

致谢
感谢李娟,李娜,刘宇峰,高军,郑鹏等人在取样方面给与的帮助。C14测年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地球与环境研究所进行的,在此特予以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苏慧敏,贺明静.翠华山水湫池及其附近崩塌堆积形成年代探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4):135~140
[2] 宋春青,张振春编著.地质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郭力宇.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103~105
[4] 吴成基.翠华山山崩地貌景观及旅游开发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2(增刊):53~55
[5] 王会安等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5
[6]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年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