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版物

郧县地质旅游资源三悬念

发布时间:2007-11-8 阅读次数:

陈兆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要:湖北省郧县是个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是个不解之谜,笔者抽出一些来,供大家讨论,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并提出没有多大证据的一孔之见,供大家喷饭。本文提出“景观悬念性”,作为评价旅游资源的尺度之一。

关键词:陨石;和氏璧;绿松石;恐龙;恐龙蛋

  旅游地学专家在研究、调查或预测自然旅游资源时,多以景观美景度、景观反差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互补性、景观时空性、景观独占性、景观科学性等尺度入手。笔者这里提出个“景观悬念性”,也作为研究、评价自然旅游资源的尺度之一。所谓景观悬念性,就是这个旅游资源的来龙去脉(包括成因、历史演化等)是个难以解开甚至永远解不开的谜,从而吸引游客,激发游客的兴趣,特别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游客。还可以把这些悬念问题提出来,开研讨会,进行炒作,从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下面笔者提出湖北省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三悬念:1、“郧县陨石”是陨石吗?2、和氏璧是郧县绿松石吗?3、郧县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1 “郧县陨石”是陨石吗?

  郧阳、郧县、郧西,这些流传已久的地方名字都缘自陨石。据郧县县志记载,西汉长利有“郧关”,与锡并属汉中郡。因此,以郧字取地方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陨石产于郧县安阳镇一个山洼内,村民称陨石为星宿石,因此此山洼被称为“星宿洼”。关于星宿石,盛传已久,还传说扶之幸运,摸之长寿,所以又称为幸运石、长寿石。公元2000年4月,郧县广场初落成,县领导干部经山民指引,觅得此石,运置于广场。经地方初步鉴定,陨石重8.53吨,比重大,超过同等大小石头三倍,硬似金刚,可以刻划玻璃。

  在陨石的基座四侧刻有一长段文字,录自作家梅浩的一篇散文,散文标题为“天苍苍,水茫茫——鄂西北论”。文曰:“当一束圣光划破苍穹的黑暗,当悲壮的声响呼啸着自天而降,当这天外造物最终变成一块真的石头,当石头亿万年守望着一方山水,于是,人们就把这块地方叫做‘陨阳’。陨落总是不祥的,兴许为了一种命运的寄望,又在某一个时刻当地的人们把陨字换了偏旁,写成郧字。于是,我的故乡‘郧阳’就从远古中走来。千百年来,这块星宿陨落的地方,携带着幸福与苦难,跨越历史,穿越时间。或缄默不语,或深情呼唤;或燃烧似火,或冰冷如岩;或忧或虑,或喜或怨……一块天火淬锻的石头,一块真实而艰难的石头,一块圣洁而发着哲学光芒的石头,照耀着鄂西北那一方天地,那一脉江水,也照耀着我。”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千百年以来,当地广大群众,当地各朝代官员,还有一些现代作家,都认为或者相信这块石头是从天外坠落下来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这块石头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从天外坠落下来,当时坠落壮观如何,这块石头在星宿洼的产状如何,千百年来的变化如何。

  然而,地质专家是较真的,他们不信传说,只认实物。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位权威地质学家公开说,郧县这块石头是陨石。在最新出版的《地球科学大辞典》,也没有把郧县这块石头放在陨石学栏目中。因而反言之,所谓“郧县陨石”其实不是陨石!

  根据在全世界寻找到的大量实物,目前把陨石分为铁陨石、石陨石和石铁陨石三类。铁陨石成分几乎全由铁镍合金组成,石陨石成分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矿物,尤其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石铁陨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所有陨石的颜色都近似铁黑色。石陨石是坠落最多的一类陨石,其成分和外表都很像超基性岩。

  笔者连续三次到郧县广场观察这块石头,肉眼初步鉴定如下:

  定名:铁黑褐色含石英角砾铁质石英岩。

  描述:铁黑褐色,与地表接触的一面颜色较浅,为土黄色。整体近似球形,流水和风化磨圆痕迹不明显,直径约1.5 m。硬度异常巨大,用红刚玉刻划,能使红刚玉棱角受伤,因此其硬度大于9度。表面有烘烤和淬火痕迹,有多处微型石英晶洞,晶洞也是铁褐色。

  三点质疑:

  ①石郧石一般都是铁黑色,近似超基性岩石,而郧县陨石颜色较浅,成分为酸性,不同于一般的石陨石,但其比重和硬度又异常地大于一般岩石。特别是硬度,自然矿物只有金刚石和刚玉的硬度大于和等于9度,而这块石头居然大于9度,这是为什么?

  ②吉林陨石雨中,陨石最大的一块1770千克,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石陨石,超过美国收藏的最大石陨石1078千克,而郧县陨石重达8530千克,如果真是陨石,就是世界之最,而且是一种新的石陨石类型。

  ③不管它是不是陨石,有一点应该肯定,这是一块异常奇石。

  为了旅游的需要,笔者建议:此石定为郧县的标志物,应该设计一座大型雕塑,构思为陨石飞落郧县,安置在广场上,广场起名为“陨石广场”。

2 和氏璧是郧县绿松石吗?

  绿松石在国外称为“土耳其玉”,这是因为土耳其产的绿松石有名,但早已开采完了。中国最好的绿松石产在郧县云盖山,因此有“云盖石”之美称。

  绿松石为矿物学名称,含铜铝基性磷酸盐矿物,苹果绿、蓝绿、天蓝色,隐晶质致密块状,不透明或半透明,蜡状光泽,性脆,硬度5~6,属贵重宝石之一。绿松石是一种在表生条件下由含铜水溶液与含氧化铝矿物(如长石等)及含磷矿物(如磷灰石)的相互化学作用下,在裂隙中沉淀而成的矿物。郧县绿松石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全县已发现的绿松石矿点有鲍峡镇云盖山、回水沟、鲜鱼沟;胡家营镇上阳坡、火烧寺、麒麟;叶大乡煤炭沟、东河观音寨、安家营迷魂嶂、五峰乡花瓶沟等。其中以云盖山绿松石矿储量大、质量好、中外闻名。云盖山矿区地层属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含碳硅质和泥硅质板岩。矿体呈囊状或鸡窝状,沿裂隙及岩层破碎带分布。从元朝开始就进行开采,清朝采掘最盛,但都是手工开采,产量不大。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富矿带,矿山使用机械采掘,达到疯狂开采的地步,目前地表矿已开采殆尽,矿工们眼下是在原有矿渣里寻找绿松石。云盖山东西长5km,南北宽1.5km,高约1000m,有洞口40多个,沿着矿脉走向,前后左右,从上到下,共开凿了30km长的隧道。前山穿后山,上洞连下洞,云盖山已经成为窟窿山。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考虑开发矿山旅游。

  上面文字是对郧县绿松石矿作简略介绍,下面转入正题。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和氏”,记载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代,楚人和氏向楚王三次献璞,前两次被认为是欺君,先后被刖掉了两条腿。第三次献璞,和氏声泪血俱下,楚文王才命人切开,果然是块价值连城的玉石,于是命名为“和氏璧”。到了战国时代,接着又有个“完璧归赵”的故事。“和氏璧”这个非常感人的历史传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后来“和氏璧”不知何年何人遗失何方。因此,“和氏璧”是什么矿物玉石?已经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下面笔者以自己浅薄的地学知识,作一些歪斜推理,供大家喷饭:

  ①所谓璞,就是一块玉石的结核,表面有一层风化土,一般人看不出是什么,更看不出好坏,与中缅边境之赌石类似。楚人和氏献璞,说明璞产在湖北;和氏敢于舍命三次向楚王献璞,说明和氏对这种璞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调查和砸开过许多这类的璞,因此对他手上这块璞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也说明这种璞有好有次,成矿脉产出,而且矿脉出露地表,和氏只是凭经验从中选到或找到一块最好的而已。

  ②湖北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很全面很深入,地表的地层岩石、构造形迹、矿床分布,了如指掌,都储存在数据库中,著名的宝玉石矿脉唯有鄂西北的绿松石矿,因此,专家就很自然地把注意力瞄向绿松石,认为“和氏璧”很可能就是郧县绿松石。

  ③所谓价值连城,是文史学家笔底下的夸张之词,是说明这块璞切开后,呈现出迷人的皇冠绿、翡翠绿、祖母绿,是一块完美的没有瑕疵的玉石。其实,在郧县博物馆内也有一块非常名贵的绿松石,雕刻大师王树森于1966年把它雕琢为毛泽东像。

  ④和氏第三次献璞,楚文王命人切开。这里应该理解为锯开。但用什么工具锯开呢?当时大量都是青铜工具。据有关资料,青铜宝剑其锋硬度不亚于好钢,也就是说,硬度可以达到7度,此外还有玛瑙锯、燧石锯,硬度也是7度。而绿松石的硬度为5~6度,因此坚硬的青铜锯能锯开绿松石。

  ⑤绿松石性脆,不似缅甸翡翠、新疆和田玉那样致密坚硬有韧性,它稍有冲击就会产生碎裂,因而出现蔺相如抱住“和氏璧”对秦王说:你想白得“和氏璧”,我抱着它撞向柱子,人石俱毁,我死了你也得不到“和氏璧”,还溅你一身血。秦王在蔺相如的凛然正气面前退让,于是才有“完璧归赵”。

  以上推理,历史故事情节,“和氏璧”的质地结构,郧县绿松石的产地、结构性质,三者似乎紧紧相扣合,使人不得不怀疑,“和氏璧”是郧县绿松石吧?

  建议:挑选一块上好的绿松石仿制“和氏璧”,存放在郧县博物馆内并竞选中国国石。

3 郧县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郧县位于两个中生代白垩纪盆地之间,东北部为淅川盆地,南部为郧县盆地。两个盆地堆积的都是晚白垩世红色砂砾岩地层。1995年初在郧县盆地的西缘,即郧县柳陂镇青龙山,发现了世界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化石群。1997年7月在淅川盆地的西缘,即郧县梅铺镇李家沟,发现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

  3.1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

  分布面积约4km2。其主要特点是:

  ①分布密集。同一层位蛋窝间距为3~5m,最密不到1m。每窝蛋一般都有5~10枚,最多一窝多达61枚,可能是世界之最。

  ②数量大。已发现蛋化石2000多枚(村民挖走和收购走不在统计内),估算埋藏量达万枚以上。

  ③种类多。目前国际上报导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共有8个科,国内报导发现7个科,青龙山已发现5个科,有树枝蛋、蜂窝蛋、网状蛋、圆形蛋、棱齿蛋。大量的是树枝蛋。

  ④埋藏浅。有的蛋化石已完全暴露在地表,有的稍加揭露即可见到成窝成片蛋化石。

  ⑤产蛋化石层位多。郧县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三个组,其中寺沟组和高沟组产蛋化石,尤以高沟组蛋化石层位多,在核心区发现6个蛋化石层,层与层之间间距0.5~1.5m,让人们有机会在同一剖面上看到不同时期恐龙蛋的演变与进化特征。

  ⑥产状特殊。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都是蛋壳,蛋壳的顶部破开一个口子,孵化出的小恐龙从破口子爬出来,蛋壳原样不动窝状埋藏,蛋壳内充填砂砾,与围岩成份一样,个别蛋壳内有方解石小晶洞。

  ⑦保存完好。由于县政府及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恐龙蛋化石产地基本保存完好。

3.2梅铺镇恐龙骨骼化石群

  位于李家沟-赵沟一带,分布面积约2.5 km2。已发现2个产化石层,7个化石点,化石主要埋藏在晚白垩世的马家村组中、下部层位,已出土较完整的恐龙骨化石399块,碎片数百块,还有多个属种恐龙蛋化石。

  梅铺镇恐龙骨化石产地估计埋藏骨化石总量在万块以上,数量大、种类多、埋藏浅,而且骨化石与蛋化石共生。这些骨化石是作为冲积物,与砂砾一起埋在地层中。经过修整鉴定,蛋化石有长形蛋、主田南雄蛋、金刚石椭圆形蛋、二连副圆形蛋、滔河扁圆形蛋、树枝蛋;恐龙骨骼化石有蜥脚亚目、兽脚亚目、鸟脚亚目不同属种个体的骨骼。

3.3郧县上白垩统地层

3.4晚白垩世郧县生态环境与恐龙活动分析

  地史学的研究表明,晚白垩世是地史上炎热气候十分突出的时期。郧县南北两个盆地堆积一套砖红色的近源陆相快速沉积的碎屑岩,其中含有大量的钙质结核、泥灰岩透镜体、方解石胶结物等出现在碎屑岩中,基本上未见有机物,说明郧县地区晚白垩世是一种干旱-半干旱、炎热、强氧化的气候环境。在这种气候环境下,氧逸度高,介质多呈碱性,地表容易出现盐渍化,碎屑岩中才能有大量以胶结物状态出现的方解石,这是炎热干燥气候环境的见证。

  青龙山蛋化石成窝成片集中分布,排列有序,形态较完整,无翻动搬运现象,说明恐龙蛋是在一种未经搬运、又快速被沉积物覆盖的埋藏环境。恐龙的产蛋时间和方式是有一定规律的,恐龙的产蛋期与孵化期应在一次雨季之后开始,另一次雨季来临之前结束。

3.5郧县恐龙的生活状况分析

  在晚白垩世早期(高沟期),恐龙每年在非产蛋期,也就是在雨季时候,主要生活在淅川盆地。到了繁殖期,也就是非雨季时候,它们成群结队南迁到郧县盆地,在盆地边缘谈情说爱,争夺配偶。它们生殖力旺盛,产蛋多质量高,一窝一窝的恐龙蛋都能准时孵出小恐龙。到了雨季来临时候,它们带着小恐龙返回淅川盆地。所以在青龙山高沟组产出大量蛋壳化石,而在梅铺镇高沟组不产蛋化石。

  晚白垩世中期(马家村期),郧县盆地萎缩,只堆积两米厚的沉积物,盆地中食物减少,因此恐龙不南迁了,就原地在淅川盆地繁殖,所以在青龙山的马家村组地层中没有蛋化石产出。而在淅川盆地,恐龙骨与蛋化石在马家村组共生。

  到了晚白垩世晚期(寺沟期),郧县盆地有所扩展,因此有少量恐龙又来郧县盆地繁殖,但大部分恐龙仍留在淅川盆地繁殖。

3.6恐龙如何灭绝

  到了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了,这是事实。但为什么灭绝,是怎样灭绝呢?多年来很多专家作过各种推测,最多的推测是,当时地壳发生一次特大的非常严重的地质事件,使恐龙灭绝了,更有推测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改变了地球的空气环境,使恐龙灭绝了。

  重大地质事件该应留下痕迹,但直到现在还无人找到。行星撞地球灭绝恐龙是个无稽之谈。行星是可能撞地球,但造成的整个环境恶化不可能只灭恐龙,而是毁灭一切生物。

  关于恐龙的灭绝,笔者认为是:白垩纪恐龙灭绝是因为白垩纪盆地封闭了,恐龙是随着盆地的封闭而逐渐灭绝的。

  从盆地中大量恐龙骨化石和蛋化石的出土可以看出,恐龙很适应晚白垩世干旱-半干旱、炎热、强氧化的气候环境,而且繁殖力很强。它们个体巨大,不管食素、杂食还是食晕,食量都很大,盆地是个巨大的食品库,所以它们只能在盆地边缘生活。燕山运动结束,盆地封闭,气候环境改变,食品库消失了,等待它们的只有饥锇至灭亡。推而广之,全世界的恐龙灭绝,主要原因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白垩纪陆相盆地封闭了。其实它们并没有完全灭绝,灭绝的是大恐龙,那些小体量、微体量的恐龙,由于食量不大,能幸免于难,现在的鳄鱼、壁虎、蜥蜴、变色龙等等爬行动物就是它们的后代。

参 考 文 献
[1] 地球科学大辞典.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 李正琪等. 湖北省郧县梅铺镇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报告. 2000.12
[3] 李正琪等. 湖北省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3.5
[4] 郧县国土局. 郧阳地矿.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