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版物

西安翠华山地质研究成果综述、评论兼论建立陕西东秦岭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倡议

发布时间:2007-12-6 阅读次数: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

摘要:本文将论述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简要综述西安翠华山崩塌地质遗迹及其景观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成果;二是笔者对翠华山山崩资源的整体评价;三是对建立东秦岭北坡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崩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东秦岭

  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以山崩地质遗迹和崩塌地貌景观为特色的独特类型,在全国自然公园中独树一帜。它的研究对我国地质公园发展事业有特别的指导和示范意义。因而需要对其研究成果作一个综述式评价,以便在该研究的基础上,扩张其空间,形成更大范围、更多课题的研究成果流。并根据陕西秦岭地质景观的有效组合,提出建立东秦岭北坡世界地质公园的全新动议和发展方向。

一、翠华山崩塌地质地貌遗迹及其景观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秦岭北地旅游度假带”这一概念被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系任军号、孙虎等人首先公开提出,他们撰写的论文:《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规划研究》于1995年9月发表于《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第3期,但该文只提及“翠华山天池”这一名称,并泛指秦岭有“崩塌石海”、“堰塞风光”等地貌景观。1998年,西北林学院杨祖山、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周青林、西安市翠华山旅游公司刘晓帆等人联合在《西北林学院学报》发表题为《翠华山天池景观改造规划设计》的论文,此文仍从发展旅游业角度,提出开发翠华山天池景观资源。文内提及“在我国西周时期因地震造成山体崩塌,巨石飞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俗称‘天池’、‘水湫池’。翠华山以其著名的‘崩塌石海’,‘堰塞湖光’等奇特景观而享有‘秦岭明珠’的美称”。

  上述二文,均属旅游研究论文,至于崩塌地质遗迹和景观的概念,在当时还未形成并在文中明确提出。

  研究翠华山崩塌地质遗迹及其景观开发和利用的最早论文是以吴成基教授及其同行们写出的。他们在1994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上首次发表了《翠华山山崩地貌景观及旅游开发研究》的论文,该文可视为研究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及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端,其内既明确提出了山崩地貌、地质遗迹这一概念,同时又把它作为一项地质景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地质研究与旅游开发联系起来,这是构成地质公园的重要而明确的思维初论。此后研究翠华山地质遗迹及景观保护利用的文章才像雨后春笋一样接踵公布于世。特别是2005年,某些重要地理学术刊物,连续都有翠华山研究论文发表。据我所知,迄今直接刊登翠华山崩塌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的研究论文约有10多篇,见下表:

  上述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7个方面:

  1、关于翠华山基岩及崩塌体的地层岩性

  南凌和崔之久认为:翠华山地层为中粗粒花岗岩(2000);张红贤、甘枝茂等认为翠华山处于秦岭区域变质带内,其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宽坪群,混合岩化作用极为强烈,是国内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类岩石出露极为典型的地区之一,面积广阔,混合岩种类多:如条带状混合岩、岩球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等均有分布。另有少量花岗伟晶岩脉及花岗质岩脉穿入(2001)。郭力宇认为:本区岩体98%为印支期翠华山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少量为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岩(2005)。贺明静等认为:甘湫池古滑坡体发生在元古界中深变质岩中,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2006)。

  2、关于翠华山地质遗迹性质及景观类型

  庞桂珍等认为:翠华山地质遗迹类型为山崩地质遗迹,其景观包括:山崩悬崖景观、山崩石海景观、山崩堆砌洞穴景观、山崩堰塞湖景观、山崩瀑流景观及山崩形成的各种造型奇石景观(2003)。郭力宇认为翠华山风景区属地质山崩遗迹,主要由堰塞湖、堰塞坝、崩塌体及崩塌壁等不同类型的山崩地质作用景观组成。堰塞湖、山崩坝体位于山腰,属于高位山崩堆积体(2005)。贺明静等人认为翠华山主要景观是山体崩塌而成的堆积型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包括山崩活动遗留的残峰断壁、崩塌堆积形成的石海遗迹、崩塌堵塞河谷而成的堰塞湖(2005)。

  3、关于翠华山地质遗迹景观的特点

  吴成基认为:翠华山山崩地貌类型齐全,崩塌规模巨大,巨石个体形态和组合形态奇特,混合岩特殊的岩石结构构造十分典型(2002)。张红贤、甘枝茂等人认为:翠华山山崩旅游资源的特点是:规模大,面积广;景观资源丰富,组合较好;科学价值高,具有耐用性(2001)。郭力宇认为:翠华山山崩地质地貌景观石体造型各异,规模巨大,类型丰实,地貌典型,保存完整,具有奇、险、幽、秀、野风格,属世界罕见(2005)。庞桂珍等认为:翠华山山崩地貌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山崩奇观,原始形态保存良好,以奇、险见长,以高耸的基岩峰岭和深切的沟谷地貌为特色,有“中国山崩奇观”和“地质博物馆”的美称(2003)。

  4、关于山崩地质遗迹的形成原因

  张红贤等认为:翠华山山崩景观是有强烈变质的花岗岩在地震的诱发作用下崩塌形成的(2001)。郭力宇认为:翠华山山崩景观是内力因素与外力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因素主要包括岩石类型背景及面理构造地质因素。其中面理构造主要包括节理、面理、断层面理和变质地层面理三种类型。节理构造是一种透入性构造,在翠华山岩体中十分发育。翠华山岩体节理以剪节理性质为主,节理面产状基本稳定,延伸较远,节理面平直光滑,矿物质充填较少,并以共轭x型节理体系产出,将翠华山岩体切割成菱形及棋盘格式形状。根据野外实地观察,翠华山岩体发育有六组节理构造,其中以近东西向及南北向两组节理最为发育,而该两组节理又以高倾角(65°—80°)、倾向分别以向北及向东为特征。断层面理是具有明显位移的断层构造面,叠加于节理构造之上,使翠华山岩体进一步破碎。断裂构造属于非透入性构造,在水湫池景区内已发现三条,产状与秦岭山前断裂相似,走向近东西,倾向向北,倾角60°—70°。断层性质以脆性正断层为主,断面发育擦痕及阶步构造遗迹。变质层理面构造是破坏翠华山岩体整体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这里的地层为宽坪群中、深变质地层,在翠华山岩体侵入就位过程中发生混合岩化作用,捕虏围岩包体,形成混合岩化片麻理不连续结构面,在该结构面上发育云母片状矿物,使得岩石更易剥落瓦解。郭力宇通过在十八盘及山崩石海两处主景区对崩石轮廓界面性质的随机统计分析(总数为505块),结果发现崩石界面为节理的485块,约占90%;崩石界面为断裂面的12块,约占2.4%;崩石界面为混合岩化片麻理的8块,约占1.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性质面理构造对山崩崩石形成的影响强度。关于外力因素,郭力宇认为翠华山山崩景观是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崩塌堆积而形成,是由自然诱发作用下使岩石、岩块临空失稳造成迅速崩塌所致。关于外力诱发因素,他认为主要是地震作用所引起。根据史书记载,周幽王二年(前780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大地震,推断这次地震作用诱发了翠华山山崩。另外一个诱发因素可能是暴雨。在翠华山岩体节理构造内部,由于降水的存在使融冻作用占有突发的地位,并且使节理中黄土出现冻结膨胀,节理裂隙不断扩大,造成岩体失稳诱发山崩(2005)。对于地震诱发作用,过去有多人认为是在唐天宝年间发生地震造成的,苏惠敏、贺明静等通过查阅历史地震资料,在唐天宝年间关中地区未曾发生地震,从而否定了唐天宝年间地震诱发的山崩之说。他们认为水湫池堆积坝的形成不可能是同期一次崩塌活力的结果,也没有必要附会于某次地震活动形成当地所有景观(2005)。

  5、关于两个“天池”的形成

  ①水湫池

  过去曾认为:水湫池是翠华峰发生山崩,大量崩塌物质堵塞太乙河,形成的堰塞湖。对于此说近年又有许多研究新解:如郭力宇认为:翠华山山崩具有多期山崩地质作用过程的特点。经他初步查明,水湫池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十八盘山崩;中期为风洞—冰洞山崩;晚期为太乙真人山崩(2005)。贺明静等认为:水湫池不是崩塌堆积堵塞的堰塞湖。而是由大量泥沙混杂的泥石流所形成。他们发现水湫池堰坝顶部沉积物有典型的“泥砾”结构,由此推断坝的形成和泥石流堆积有关。分别出露在三处的崩塌堆积不是同时一次形成,而是覆盖在堰塞坝表面的不同部位,是在堰塞湖先成后才分别堆积的,不可能是由于它们的堆积堵塞河谷才形成水湫池(2005)。

  ②甘湫池

  贺明静、孙根年等人认为:干湫池虽与水湫池不同,但它也不是堰塞湖。他们依据地貌结构和各种微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判断甘湫池南岸的弓背形山梁是古滑坡后壁,池南向北缓倾的台地是滑坡的一级平台,甘湫池则是夹在中间的滑坡拉张洼地,长轴与后壁走向一致。滑坡陡坎以北没有见到多级台、坎结构和断裂、翻转等复杂的构造,这反映了滑坡活动的整体性。其上微地貌单元都清晰可见,表明甘湫坝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罕见的古滑坡体,但滑坡时间尚须再考。

  6、关于崩塌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

  吴成基等地质地貌专家十分重视翠华山崩塌地质地貌景观的保护,他们在论文中反复强调保护翠华山崩塌地质遗迹景观的内容和措施,提出应保持地质遗迹的天然属性;保护地质遗迹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并分别对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视域保护区提出了保护要求(2002)。郭力宇认为:翠华山风景区山崩景观本身至今仍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对山崩景观的保护尤为重要。保护内容包括:水环境、植被环境、景区崩塌石等(2005)。

  7、关于崩塌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开发

  杨祖山等人在1998年就提出了翠华山天池景观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策划了垂钓区—知鱼矶、水边花园—翠芳园、游船码头—海棠船坞、矶石驳岸处理—柳岸拾春、游泳区—金滩沐日、湖心岛—长虹翠影、水生植物水鸟园—翠洲落雁、绝壁环线—栈道风光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和开发产品。张红贤、甘枝茂在论文中强调开发山崩旅游资源的必要性,明确提出山崩旅游不仅要确定其特色和主题,而且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把翠华山建成以山崩地貌为依托,既具自然景色,又具地质地学科考和探险,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的旅游区,推动翠华山旅游业发展(2001)。

一、笔者对翠华山地质公园的整体认识

  7月7日—1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实地考察,先后踏勘翠华山的水湫池崩塌景观主景区、甘湫池景观区和大坪山景区。看后深深感到我国有这样规模巨大的山崩地貌景观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而骄傲。现在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已达到一定的开发规模。园区内修建了几条上千米的游步道;命名了一系列科学解说景观点,建设了包括停车场、游览码头、各种游船、环卫设备以及餐厅、客房、购物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策划了诸如地质博物馆、滑索、风洞、冰洞、寺观、滑草坡等游乐型、参与型、教育型旅游项目。公园的开发已经走上了比较规范的旅游发展道路。我可以预见,翠华山将会以中国乃至世界没有的地质公园品牌傲立于全球旅游群星之中,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旅游亮星和重星。翠华山所以会有这样发展前景,我认为主要是由“一大三多”的地质地貌景观一流资源所决定。当然还要有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科学管理、科学营销等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化措施。我在本文中仅就资源的品位谈一点整体认识,概括起来叫做“一大三多”评价体系:

  “一大”:指翠华山地质公园的大地质崩塌景观。地质崩塌在我国有千万个点,在山区只要有地质失衡地点,就可能遭受崩塌型自然灾变。它像地震一样,本来是自然灾害,但它形成的景观对人们又会产生可感性、可观性、可研性,因此就变成了旅游资源。经科学开发,它会产生资源价值、经济价值,成为一地经济新增长点、旅游可观赏点、自然科学可修学点。翠华山的地质崩塌、堆积场景很大,据园区三个崩塌点计算,这种出于强烈变质的二长花岗岩在地震或其他外力的诱发下,所产生的崩塌总量达3亿立方米,厚度达200—300米,其崩落石体形成的两处波澜壮阔石海—水湫池和甘湫池,堆积面积分别达2.5和1.5平方公里。山崩堆积体分别为1.5×108m3和1×108m3。这样规模的山崩堆积体量,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奇观”。由此转化成的景观资源,不仅规模大,面积广,而且类型丰富,造型奇特,组合完整,具有奇、险、幽、野等风韵。我们面对这样大的景观资源,将其赋予“中国山崩博物馆”一点也不过誉。大资源在开发时,就要有大手笔,要做大规划、大文章、大蓝图,一句话要以“大”取胜。翠华山由于经费的不足,只能采取滚动发展方针,不过在发展目标上,要勾画大蓝图,把大旅游、大文章做足、做精,使之成为世界上的一流资源、一流规划、一流开发、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以“五个一流”作为它发展的大目标、大蓝图。

  “三多”,指崩塌景观类型多,混合岩体种类多、堆积支架洞体多。“三多”实际上是对资源和景观质量的整合评价。

  首先是崩塌景观类型多:山地崩塌可形成许多可供人们观赏的景观。特别是城里人,很多人没看到过山崩场景。我听到一个年轻游客在从堆洞中走出时,说了一句“怪吓人的”话,表明他们对巨大的崩塌石、洞,有一种“惊”、“奇”之感。翠华山崩塌景观类型居全国同类地貌之首。据我所知,目前全国已开发的崩塌地貌景观以重庆小南海、安徽天柱山、九华山、河南嵖岈山、福建天柱山、山东鲁山、大泽山等崩塌洞穴最有规模。其中重庆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海南,是一处可与翠华山比美的山崩地质景观。1896年6月10日,那里发生5.7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岩石垮塌,崩塌物堵塞溪流形成面积达2.8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余米的堰塞湖。其堰塞湖之大,超过翠华山的水湫池。堰塞坝也很长、宽,但从景观上缺乏翠华山那样的巨石堆积规模,更缺乏翠华山那样多的堆积支架洞道。安徽天柱山是我国早期南岳花岗岩构成的名山,其崩塌地貌景观规模也很大。特别是该山主峰区因花岗岩山体崩落风化,形成许多积木式叠石和架于石上的“动石”与半悬半挂的“不倒翁”等怪石。天柱山神秘谷实为花岗岩巨石支架洞道,“长达450米,分三宫进出十八盘,高低宽窄错落,左右上下迂回,曲径通幽,明暗交替,忽而巨石横空,忽而犬牙交错,于神秘的气氛中仿佛再现人生的种种境遇。此洞堪称‘花岗岩洞第一洞府’,为同类景观中所罕见。”①但其规模仍小于西安翠华山。至于其他花岗岩名山,如九华山、嵖岈山、鲁山、大泽山、凤凰山等,都有崩塌石块垒积的地下洞府,并成为那些山地的著名旅游景点。综观全局,其崩塌景观类型均未超过翠华山。翠华山崩塌景观类型主要有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崩裂面、山崩残岩等。②由它们衍生出的景点如鬼门关、风洞、冰洞、望乡台、卧龟石、卧虎山、八仙洞、阳阴石、玉兔醉卧、通灵玉玺、玉蚌相争、剑石、夫妻对拜、观景台等有多种造型。黔江小南海有比水湫池大得多的堰塞湖,但没有上述其他崩塌地貌景观和景点;天柱山虽有几百米巨石堆积洞,但也缺乏翠华山其他丰富的景观类型。因此翠华山的崩塌地貌景观类型之多,堪称“中国之最”。

  混合岩体种类多,是翠华山花岗岩体第二个特色。这里处于秦岭区域变质带内,其出露的地层中元古界宽坪群,混合岩化作用极为强烈,是我国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类岩石出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面积广阔,混合岩种类多,主要包括:条带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等类型,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③

  堆积支架洞穴多,是翠华山另一个重要地质以及景观特色。水湫池西北部出露的崩塌堆积均为角砾状的巨石,它们相互叠压、支撑形成的间隙空间很大,仅以高、宽在1米以上、可以容人出入的空隙计,即有数十条之多。④所有这些洞体共同特点是内部中空,没有泥砂填充,具有极好的观赏、避暑、体验、猎奇功能,如风洞、冰洞、天洞、八仙洞等。

二、建立东秦岭北坡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倡议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也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它西以临潭、迭部、舟曲境内的岷迭山系和昆仑山脉为界,东至河南伏牛山麓。全长1600多公里,南北宽约十至二、三百公里不等,横跨甘、陕、豫、鄂四省,总面积约12万km2。习惯上以嘉陵江为界分为东、西秦岭。其中陕西境内的东秦岭是秦岭的主体,山体呈现蜂腰形,腰部有岩浆侵入,形成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中高山地貌。蜂腰西半部主要包括大散岭(玉皇山)、凤岭、紫柏山等,部分已伸入甘南地区。蜂腰东半部包括太白山(3767米)、首阳山(2720米)、蟒岭(1744米)、华山(1997米)、终南山(2604米)和流岭、新开岭等。⑤如果申报秦岭世界地质公园,范围要涵盖三省六个地级市,联合运作和谐调、管理都有一定难度,故可缩小为以东秦岭北坡地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行政区划主要含西安市、商洛地区和渭南地区南部。从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人文资源来看,均有其典型性、珍稀性、代表性。区境由于受新构造运动抬升影响,山坡陡峭,山势突兀、峰峦叠嶂、险崖断壁、崩塌石海、堰塞湖光等独特地貌随处可见。有神奇秀丽的太白山、中华始祖炎帝生息过的天台山、道家圣地终南山、驰名中外的骊山和以险闻名的西岳华山。境内著名地质景观和景点还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太白山的大爷海、二爷海,著名的高冠瀑布、鹰潭瀑布、玉山四级瀑布等。秦岭山地内部有多处保存完好的夷平面,如太白山顶的八仙谷、跑马梁、鳌山(3400—3500米)。在海拔3350米以上保存有第四纪晚期冰川遗迹,发育有典型的冰缘地貌。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生长茂密,在中、深山带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植被属暖温带的落叶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2600余种,药用植物800余种,观赏植物1000余种。这些森林以幽、翠、形、色、香、古、奇七种造景养气因素,给人提供观赏、感悟、生态、养生等多种享受型环境。同时秦岭北坡又是一个天然动物园,茫茫林海中栖息着许多珍贵动物,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青羊、麝、苏门羚、大鲵等。各种动物以其奇特性、珍稀性和奇异的生活习性而供人欣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东秦岭北坡还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主要类型包括宗教文化、青铜器文化,书法石刻文化、石窟雕塑文化、新石器文化遗址、猿人化石等。如华山、终南山、骊山、楼观台的道教庙观建筑;草堂寺的国立佛教译经物;中国最早的刻石、书法艺术精品石鼓文;太白山上李白、李隆基的精美诗刻;楼观台的大量碑刻、诗刻和书法石刻;蓝田的蓝田猿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王顺山的石窟寺,都有极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⑥

  根据上述地质景观及其他旅游资源的论证,笔者认为把东秦岭北坡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申报,不仅为陕西省增加了一处大型的世界地质遗产公园,而且成为中国涵盖南北方特色的世界著名国家公园,同时也是启动西北旅游业,提升秦岭形象、促进我国大西北经济发展的“引爆型”战略举措之一。我建议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视这项工作,以省政府牵头,组织西安市、商州市、渭南市的国土资源部门,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首先做好该世界地质公园规划,争取在近期内成功的实现、东秦岭北坡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目标!



 

① 郑炎贵,《天柱山旅游资源成因与特色》《旅游地学的理念与实践》第5集36页,地质出版社,1998年
② 庞桂珍等,《略论陕西省国家地质公园之特色》,长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张红贤等,《西安市翠华山山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NO.4。
④ 贺明静,《对翠华山景观地质遗迹成因研究几个问题的质疑》,《人文地理博览》,2005年。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380页
⑥ 任钧号等,《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规划研究》,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报),1995年,第3期。